为了有效处理工业污水,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,工业污水处理控制系统应运而生。该系统通过自动化控制技术,对污水处理过程进行精确监测与调节,提高污水处理效率,降低运行成本,保障出水水质达标。
一、污水处理控制系统原理
1.系统构成
工业污水处理控制系统主要由传感器与变送器、控制器(PLC)、执行器、上位机以及通讯网络等部分组成。
2.控制方式
污水处理控制系统的控制方式主要包括手动控制、自动控制和远程控制。
3.关键参数控制
在污水处理过程中,关键参数的控制至关重要。控制系统需要实时监测溶解氧含量,并根据实际情况自动调节曝气机的运行频率,使溶解氧含量保持在最佳范围内。
二、系统实现
1.硬件选型与配置
PLC选型:根据污水处理系统的规模和控制要求,选择合适的PLC型号。一般来说,大型污水处理系统可选择功能强大、扩展性好的高端PLC,如西门子S7-400系列;小型污水处理系统则可选择性价比高的中低端PLC,如西门子S7-200 SMART系列。
传感器与变送器选型:根据需要监测的参数,选择精度高、稳定性好的传感器和变送器。例如,对于水位监测,可选择超声波液位计或浮球液位开关;对于流量监测,可选择电磁流量计或涡轮流量计。
执行器选型:根据设备的控制要求,选择合适的执行器。例如,对于泵的控制,可选择变频器控制的电机;对于阀门的控制,可选择电动阀门或气动阀门。
上位机配置:选择性能稳定、功能强大的工业计算机作为上位机,并安装专业的监控软件,如组态王、WinCC等。上位机应具备实时数据采集、处理、显示和存储功能,同时支持远程监控和报警功能。
2.软件编程与调试
PLC编程:根据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和控制要求,使用PLC编程软件(如STEP 7、TIA Portal等)编写控制程序。程序应包括数据采集、逻辑运算、控制输出等功能模块,实现对污水处理过程的精确控制。
上位机软件编程:使用组态软件进行上位机监控界面的设计和编程。监控界面应直观显示污水处理过程的实时数据、设备运行状态和报警信息,并提供操作人员对系统进行远程控制和调试的功能。
系统调试:在硬件安装完成后,进行系统调试。首先对PLC程序进行离线模拟调试,检查程序的逻辑正确性。然后进行联机调试,将PLC与传感器、执行器和上位机连接起来,进行实际运行测试。在调试过程中,对系统的各项参数进行调整和优化,确保系统运行稳定、可靠。
3.系统集成与测试
系统集成:将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进行集成,形成一个完整的污水处理控制系统。在集成过程中,要注意各设备之间的接口兼容性和通信协议的一致性。
系统测试:对集成后的系统进行全面测试,包括功能测试、性能测试和稳定性测试。功能测试主要检查系统是否实现了预期的控制功能;性能测试主要评估系统的处理能力和响应速度;稳定性测试主要验证系统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的可靠性和稳定性。
工业污水处理控制系统是现代工业污水处理领域的重要技术手段,通过自动化、智能化、高效化的控制方式,提高了污水处理效率和处理质量,降低了运行成本,保障了处理质量。